作为儿童阅读的读本,我们按照主题系列精选文章,并进行了科学合理的编排。在主题单元和名著导读中我们在每个单元前都设置了精短导读,目的是激起学生的阅读期待。在选文后面设置了简短的阅读提示,用于引导孩子与文本和作者进行阅读对话,结合自己的经验对文本做出自己的判断、评价、反思。单元后面的阅读感悟则侧重引导孩子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文中优美的形象、深刻的意蕴、丰富的情感以及用词造句的色彩、语言节奏的强弱、情调和风格特色等进行欣赏,或引导他们对文学形象进行多元思考,对文本空白进行补充想象等。
使用中,学生可根据不同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诵读、鉴赏、比较、评价、探究等阅读方法,充分感知文本,获得体验。
认识汉字部分,应在激发兴趣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乐于对汉字的起源进行探究。通过认认、读读、说说、辩辩等多种形式激发孩子的探究兴趣,让他们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在探究中意会汉字的基本规律。
名言佳句部分,学生可以在课后自主诵读,但最好是老师安排一定的时间(如早读课)引导孩子诵读。并在诵读的基础上,对部分难点进行点拨、疏通,但不必要求学生每处都透彻理解。可鼓励孩子熟读成诵,但不可将其作为硬性目标。
美国诗人惠特曼有一首诗:“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我们希望能够大手牵小手,引着孩子们亲近经典,走向优秀。
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
白色的朗读,白色的倾听。
对人发生深刻影响的阅读,往往从第二遍开始。因为读者只有摆脱了对情节的牵挂,才可以静心体味文字深处的东西。用玛格丽特·杜拉斯的话说,这叫“白色的阅读”。
能够引诱孩子于不知不觉中回味潜藏在文字内部的美好声音的深刻学习,也应当从第二遍的朗读和倾听开始。
在第二遍,孩子的注意力将不再被故事所牵引,随着朗读,他们亲切地忆起和重温的,是情节,更是文字和声音。
需要强调的是:可以用来考察孩子的阅读材料,一定要是真正的美文,是健康美好、鲜活完整的生命体。
——薛瑞萍
亲近文字,诵读佳句。朗读美文,阅读名著。全面构建儿童的阅读体系和精神世界。
所选文本特别适合朗读,让儿童在朗读中,倾听文本内在的声音,倾听自己内心的成长。
这是一本非常好的书,孩子参加小组活动时选择的朗诵书,书中的内容适合三年级的孩子阅读。书中包涵的内容广泛,都是中外名著中的经典文章,有童话、有诗歌,有生活中故事,这本书带领孩子扩展知识面,一起到成长。这本书有点像《朗读手册》一样内容都是名著,但是更加适合孩子自己朗读,一个一个的小故事。